势能资本黄俊:做创业者的航海“大副”

财富FORTUNE

2天前
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2024年完成近50笔融资交易,分布在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诸多尖端领域,为创业者募集数十亿元资金。...随着而来的是,创业者和FA面对的投资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。
过去一年,国内风险投资行业仍然在重构调整中前行。
相比2023年,一级市场出现略微回暖的趋势。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后,风险投资被定义为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手段”,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。这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更强、更持久的发展信心。
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,整个投融资市场仍然寒意凛然。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更加谨慎,出手节奏放缓甚至“躺平”;同时,“资金扎堆”现象仍然突出,大量机构聚集在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热门赛道,在催生估值泡沫的同时,也让其他同样具有前景的领域和项目面临资金饥渴。
身处不算火热的投融资环境中,创业公司的生存难度倍增,为之牵线搭桥的“资本红娘”——FA、投行们也普遍举步维艰。
促成的交易次数大幅缩水,是FA行业困境的显著缩影。根据科技媒体“IT桔子”的统计,截至去年7月31日,2024年FA参与的投融资事件仅有278起,不足2023年的一半,下降至与2017年水平持平。
不过,在寒风阵阵的外部环境中,仍有少数FA交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。成立于2015年的势能资本,是跑赢同行的佼佼者之一。
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投行,势能资本聚焦硬科技领域,包括科技工业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消费电子等,其使命是“发现并成就中国顶尖的技术商人”。截至目前,这家FA累计完成融资交易超过400笔,融资总额达到数百亿元。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2024年完成近50笔融资交易,分布在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诸多尖端领域,为创业者募集数十亿元资金。
“2024年完成的融资交易的平均周期更长,单笔融资金额也略微低一些。”黄俊坦承,“但交易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,融资成功率依然保持在80%以上。”在他看来,考虑到当前融资环境,超80%的成功率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。
此外,势能资本长期陪跑的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底登陆港交所,成为“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”。截至2024年12月30日港股收盘,越疆科技的股价逼近24港元,市值约为96亿港元。
黄俊介绍,早在2017年,势能资本就开始以行业顾问的方式服务越疆科技,随后帮助这家垂直行业小巨头完成四轮融资。在此期间,势能资本还参与了投资,从而兼具“FA+投资人”的双重身份。
谈到这起案子,黄俊认为势能资本充当的是“全生命周期资本顾问”的角色,而越疆科技的创始团队也十分认可势能资本的一路陪伴。在势能资本的护航下,越疆科技此次港股IPO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的兴趣,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9.25倍认购,国际配售部分录得2.64倍认购。
“我们更多站在创业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。”黄俊说,“他们是船长,我们是大副,跟着他们一起走、应对风浪,也就是市场的变化。”
黄俊将势能资本的战略思维总结为“在长坡上滚雪球”。“长坡”指的是硬科技,这是公司过去十年间一直聚焦的领域;“滚雪球”则与公司名称的“势能”二字相呼应。如今,在经历了十年长坡厚雪的沉淀与迭代后,势能资本正在成为国内FA领域的“决赛圈选手”之一。
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

与几年前相比,2024年的国内投融资市场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承压,再加上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周期底部的影响,整体交易规模下滑明显。
根据融中数据,2024年前三季度,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总规模为2,962亿元,同比下降38%;合计投资2,403笔,同比下降30%。具体到第三季度,当季交易活动又较上半年更加放缓:投资规模仅为527亿元,同比下降64%;投资数量为570笔,同比下降51%。
投融资市场冷清的原因之一是,作为需求侧的创业公司表现平淡。
与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时期相比,如今初创公司很难在巨头林立的社交、电商、内容等赛道立足;要想突出重围,大概率只能转向人工智能、芯片等硬科技领域。但与互联网相比,这类创业的技术、资金和人才门槛都要高得多。
黄俊对此深有体会。他表示,在市场飞速扩大、新用户红利丰沛的上一阶段,大部分创业公司都能够实现增长;但如今,随着市场规模趋于稳定、新用户被挖掘殆尽,只有少数真正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才能存活和发展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一旦增长乏力,投资人对它们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。
更重要的原因是,市场里的钱明显变少了。
黄俊估计,过去一年投融资市场的美元资金减少了80%,人民币资金减少了40%。倘若去掉一些流向固定的钱,比如国企混改所需资金,市场资金的缩水比例还要更高。
随着而来的是,创业者和FA面对的投资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。
首先是“人”的变动。黄俊表示,投融资行业的人才流动性很高,平均在职时间仅为一年半;在市场转冷的大环境下,投资机构的人员变动更加频繁,从而给投融资带来更多变动因素,增大找钱难度。
例如,一些从业者从市场化的投资基金跳槽至政府产业基金,或是企业的战略投资部门。这意味着,FA此前构建的人脉网络被打破,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构建。
又比如,投资机构的组织架构也在发生变化。“有的机构原本有五六位合伙人,都是决策链的关键环节;但现在大家统一向一位合伙人汇报,整个机构的决策流程就变了。如果你不了解这种变化,推进融资就有可能遇到困难。”
与“人”的变化一体两面的是,与往年相比,2024年投资机构的投资意愿和偏好变得越来越快。
美元基金是上一时代中国互联网投融资的主导力量,也是势能资本长期打交道的对象。在黄俊看来,这类基金的偏好较为明确和标准——投“独角兽”、投100倍的优秀团队。FA只需要与基金管理者们保持良好关系,就能高效完成各类交易。
但如今,人民币基金取代美元基金、成为国内投融资市场主心骨的趋势愈发明显。与后者相比,人民币基金的偏好更加“非标”,FA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沟通和满足。
这种“非标”体现在投资标的和领域的快速变迁中。“他们有可能投一阵子地方经济,再投一阵子人形机器人。一个赛道投了一阵子后,就有可能换掉。”黄俊说,“如果说以前是全行业的投资,现在更像是狙击式的投资。”
对于FA而言,这意味着需要更及时和准确地把握投资机构的需求,以及每一位LP的最新动态。
黄俊介绍,一家大型投资机构品牌往往同时管理着多只基金,每只基金的LP都不相同,LP在除了赚钱之外会对GP提出额外的诉求,也会构成这只基金的特殊投资偏好。“这就代表着不能再以投资机构品牌来简单定义投资偏好,而需要FA高频跟投资机构交流把这些水下的非标诉求挖掘出来。”
“这种变化其实从2023年年初就开始了,一直延续到2024年。”黄俊说。对于势能资本及其他FA而言,在创投黄金时代渐行渐远后,能否快速适应大环境、创业项目和投资机构的结构性变化,继续展现不可取代的“红娘”价值,决定着撮合交易成功率的高低,乃至自身的生死。

“现在没有一个案子是好做的项目。”在采访中,黄俊对于势能资本及整个FA行业2024年面临的挑战并不讳言。
不过,尽管市场状况不算理想,势能资本依然在融资交易数量和规模上与往年基本持平;80%以上的融资成功率,更是远超20%至30%的行业平均水平。
黄俊认为,2024年势能资本之所以业绩出色,除了整个团队更加投入的工作状态,更关键的是交易决策链条的愈发完善。
“我们在做交易时,有一条贯穿了感知-融合-决策-控制-执行的决策链。”他说,“这一决策链源自自动驾驶的专业术语,但与我们从事的投融资交易非常相似。”
作为链条的起点,更强的市场感知能力是确保交易成功率的前提。为此,势能资本组建了一支专门面向硬科技投资人的投资者关系团队,规模为FA单一赛道之最。
此外,势能资本提出了“全员IR”的绩效要求,每位员工都需要与投资人建立和保持联系,从而对市场上活跃的投资机构进行更完整的覆盖、更及时的沟通。
另一方面,势能资本十分注重内部IT系统的建设,团队过去十年间积累的认知得以不断传承,持续释放价值。
黄俊表示,FA本质上卖的是认知、经验和策略,包括对企业、行业、投资人的认知,如何撮合和操盘一场投融资交易,以及怎样落地执行,等等。为了将这些知识以结构化数据的方式沉淀下来,公司自2016年就搭建了一套IT系统,员工可以从中获得系统化的头脑支撑。
“比如,员工可以在IT系统中看到过去的项目数据、与投资人的交流内容、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等。”他说,“通过这套系统,一个人可以快速掌握更多信息,从而交付更好的工作成果。”
不过,势能资本并没有将所有的业绩压力放在一线员工上,而是要求合伙人必须亲自上手负责项目,以其对于硬科技领域融资的理解向团队赋能。
势能资本的初创团队均具有投资经验,黄俊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师经验。“合伙人团队比较资深,可以持续向公司员工输出认知。”黄俊说。
这类认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均有体现,比如对于投资人决策脉络、基金LP构成和投资抓手需求等维度的了解,为促成交易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;又比如,FA无法决定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整体活跃度,但黄俊希望团队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融资的时间点,并筛选出相对活跃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。
为了更好地把控融资交易进度,势能资本还搭建了整个FA行业唯一的品控团队,确保项目在正确轨道上前行。
“我们把融资项目流程进行解耦,拆分为各个环节,并制定更精细的要求。这一过程类似于工业化——在每个环节内增加质检,确保交付成果的良品率。”黄俊说。
相比之下,其余FA在规模较小时,尚可依靠创始人自身的能力和积极参与保证质量;但随着案子增多、团队规模扩大,服务质量就明显下滑,进而导致企业的不满。
除了内部“质检”外,势能资本会定期与企业进行融资复盘,并在完成融资后探讨和分享经验。这既是对项目本身的长期陪跑,也为势能资本推动其他交易注入了更多经验。
在采访中,黄俊多次提到“执行力”。他认为,势能资本建立了一支规模较大的专业团队,相比中小体量的FA优势明显。
“有了这支团队,我们能够实现对于整个交易局面的感知、融合、决策、控制,为做好执行提供保障。”他表示,小型FA往往存在能力空白,比如有的FA能够谈下项目,却匹配不到投资人、没有承销能力,不得不与其他FA抱团作战。相比之下,势能资本的能力图谱更加完备和立体,更容易发现机会、促成交易。
此外,由于人才充裕,势能资本有能力将交易流程充分解耦,不同的人可以聚集在某一方面的工作上去,为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这种职能细分也进一步提高了融资成功率。

凭借五大能力要素——更强的市场感知能力、更顺畅的融合能力、更强的融资策略、更好的品控、更好的执行力,势能资本在过去一年继续稳健前行,并顺利完成了一系列难度很大的融资案子。
2024年势能在机器人赛道成绩单亮眼,在资本市场冷淡的情况下,势能交割了多个机器人项目,涵盖了各个机器人细分赛道的龙头,包括仓储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、核心零部件等等,阶段从A轮到E轮均有涉及,2024年势能在机器人方向的成交金额超过几十亿人民币。

在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势能对项目画像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。今年势能的项目案例中,地方政府和国资是投资主力军。当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,大力招商的政府机构很多,但和项目方互相匹配的成功率却不大,需求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势能从2022年便率先发力,建立了政府资源网络,摸清各地的决策脉络,机构颗粒度从省市细分到区县,甚至工业园区。合伙人及团队会根据项目特点量体裁衣,定制融资策略,并且周期性复盘及动态优化,在项目方和资方的不同诉求中找寻最合理的解决方案,提高融资效率和成功率。这几年势能机器人的服务项目中,估值在几亿和几百亿的企业都找寻到了最优融资解法。
除了逆市融资外,势能资本还完成了几起同行力有不逮的融资案。
福氏技术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大型工控企业。它起初请了其他FA负责融资,却受困于股权结构调整等难题,迟迟没有进展。势能资本接手后,从根本上梳理公司股权结构的问题及未来调整目标,在此基础上,结合未来公司独立上市的规划重新设计了融资方案。随后以此为基础,再度甄选合适的投资机构,累计筛选多达四五百家,实现融资交易方案落地,并在交易细节安排上为未来公司独立上市做好合规铺垫工作。最终,融资顺利完成实现了各方满意的结果。
“对于这个案子,我们自己趟出了一条路径。”黄俊说。“这里面涉及内外多个团队的配合与协作,比如外部的券商、律所,内部的数据中台、法务等部门,等等。”他认为,这反映了势能资本操盘项目的风格——深度、用心,而非简单地给项目方介绍投资人。
“如今,FA促成交易的难度更高了。一起融资案子,并非靠一个能力强的个人就能完成,而是需要体系化的团队,推进系统性的工程。”黄俊说。
展望2025年,黄俊认为,创投行业整体来看仍然处于低谷期,但这一行业的价值始终未曾改变;无论短期如何波动,长期必然是向好的。这也意味着,市场对于FA的需求不降反升。
“这既是挑战,也是机会。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、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能力,继续培养人才梯队。”他说。
势能资本已经走过十年。回顾公司发展史,黄俊认为,公司早期站稳脚跟,靠的是几位合伙人的个人能力;随后几年间,靠的是模式——也就是感知-融合-决策-控制-执行的决策链。面向未来,他认为要靠广义上的数据,才能让势能资本基业长青。
“数据”有两层内涵。“一是公司自2016年积累的历史数据,公司员工可以通过内部IT系统进行学习和分享;二是产生数据的能力,涉及一套综合的运营机制。”黄俊说。
在2023年的公司年会上,势能资本设定的主题是“以专业应万变”。到了2024年年底,黄俊认为2025年依然会秉持这一态度:市场会变化,但做好FA的关键要素不会变化。他将其总结为“发现价值、放大价值、传递价值。”
“我们希望继续发现更好的赛道和项目,在各个维度上解决非共识问题,找到合适的投资人、推动投资决策。在这几个维度上,势能资本希望做得更好。”黄俊说。
“2025年,势能资本将进入第十个年头。在第一个十年中,势能作为创业者的航海‘大副’,陪伴了很多‘船长’从零到成长甚至是IPO。在下一个十年中,我们将以不变的初心,继续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顾问。”

特刊 | 该文章由势能资本提供,非《财富》(中文版)编辑内容,文责自负。

在财富Plus,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。一起来看看吧。也欢迎你加入我们,谈谈你的想法。今日其他热议话题:

查看《苹果春季“廉价版”iPhone新机即将量产》的精彩观点
查看《两部门: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》的精彩观点

推荐阅读
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2024年完成近50笔融资交易,分布在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诸多尖端领域,为创业者募集数十亿元资金。...随着而来的是,创业者和FA面对的投资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。
过去一年,国内风险投资行业仍然在重构调整中前行。
相比2023年,一级市场出现略微回暖的趋势。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后,风险投资被定义为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手段”,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。这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更强、更持久的发展信心。
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,整个投融资市场仍然寒意凛然。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更加谨慎,出手节奏放缓甚至“躺平”;同时,“资金扎堆”现象仍然突出,大量机构聚集在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等热门赛道,在催生估值泡沫的同时,也让其他同样具有前景的领域和项目面临资金饥渴。
身处不算火热的投融资环境中,创业公司的生存难度倍增,为之牵线搭桥的“资本红娘”——FA、投行们也普遍举步维艰。
促成的交易次数大幅缩水,是FA行业困境的显著缩影。根据科技媒体“IT桔子”的统计,截至去年7月31日,2024年FA参与的投融资事件仅有278起,不足2023年的一半,下降至与2017年水平持平。
不过,在寒风阵阵的外部环境中,仍有少数FA交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。成立于2015年的势能资本,是跑赢同行的佼佼者之一。
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投行,势能资本聚焦硬科技领域,包括科技工业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消费电子等,其使命是“发现并成就中国顶尖的技术商人”。截至目前,这家FA累计完成融资交易超过400笔,融资总额达到数百亿元。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2024年完成近50笔融资交易,分布在机器人、航空航天、半导体、智能车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诸多尖端领域,为创业者募集数十亿元资金。
“2024年完成的融资交易的平均周期更长,单笔融资金额也略微低一些。”黄俊坦承,“但交易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,融资成功率依然保持在80%以上。”在他看来,考虑到当前融资环境,超80%的成功率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。
此外,势能资本长期陪跑的越疆科技于去年12月底登陆港交所,成为“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”。截至2024年12月30日港股收盘,越疆科技的股价逼近24港元,市值约为96亿港元。
黄俊介绍,早在2017年,势能资本就开始以行业顾问的方式服务越疆科技,随后帮助这家垂直行业小巨头完成四轮融资。在此期间,势能资本还参与了投资,从而兼具“FA+投资人”的双重身份。
谈到这起案子,黄俊认为势能资本充当的是“全生命周期资本顾问”的角色,而越疆科技的创始团队也十分认可势能资本的一路陪伴。在势能资本的护航下,越疆科技此次港股IPO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者的兴趣,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9.25倍认购,国际配售部分录得2.64倍认购。
“我们更多站在创业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。”黄俊说,“他们是船长,我们是大副,跟着他们一起走、应对风浪,也就是市场的变化。”
黄俊将势能资本的战略思维总结为“在长坡上滚雪球”。“长坡”指的是硬科技,这是公司过去十年间一直聚焦的领域;“滚雪球”则与公司名称的“势能”二字相呼应。如今,在经历了十年长坡厚雪的沉淀与迭代后,势能资本正在成为国内FA领域的“决赛圈选手”之一。

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

与几年前相比,2024年的国内投融资市场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承压,再加上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周期底部的影响,整体交易规模下滑明显。
根据融中数据,2024年前三季度,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总规模为2,962亿元,同比下降38%;合计投资2,403笔,同比下降30%。具体到第三季度,当季交易活动又较上半年更加放缓:投资规模仅为527亿元,同比下降64%;投资数量为570笔,同比下降51%。
投融资市场冷清的原因之一是,作为需求侧的创业公司表现平淡。
与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时期相比,如今初创公司很难在巨头林立的社交、电商、内容等赛道立足;要想突出重围,大概率只能转向人工智能、芯片等硬科技领域。但与互联网相比,这类创业的技术、资金和人才门槛都要高得多。
黄俊对此深有体会。他表示,在市场飞速扩大、新用户红利丰沛的上一阶段,大部分创业公司都能够实现增长;但如今,随着市场规模趋于稳定、新用户被挖掘殆尽,只有少数真正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才能存活和发展。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一旦增长乏力,投资人对它们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。
更重要的原因是,市场里的钱明显变少了。
黄俊估计,过去一年投融资市场的美元资金减少了80%,人民币资金减少了40%。倘若去掉一些流向固定的钱,比如国企混改所需资金,市场资金的缩水比例还要更高。
随着而来的是,创业者和FA面对的投资人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化。
首先是“人”的变动。黄俊表示,投融资行业的人才流动性很高,平均在职时间仅为一年半;在市场转冷的大环境下,投资机构的人员变动更加频繁,从而给投融资带来更多变动因素,增大找钱难度。
例如,一些从业者从市场化的投资基金跳槽至政府产业基金,或是企业的战略投资部门。这意味着,FA此前构建的人脉网络被打破,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构建。
又比如,投资机构的组织架构也在发生变化。“有的机构原本有五六位合伙人,都是决策链的关键环节;但现在大家统一向一位合伙人汇报,整个机构的决策流程就变了。如果你不了解这种变化,推进融资就有可能遇到困难。”
与“人”的变化一体两面的是,与往年相比,2024年投资机构的投资意愿和偏好变得越来越快。
美元基金是上一时代中国互联网投融资的主导力量,也是势能资本长期打交道的对象。在黄俊看来,这类基金的偏好较为明确和标准——投“独角兽”、投100倍的优秀团队。FA只需要与基金管理者们保持良好关系,就能高效完成各类交易。
但如今,人民币基金取代美元基金、成为国内投融资市场主心骨的趋势愈发明显。与后者相比,人民币基金的偏好更加“非标”,FA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沟通和满足。
这种“非标”体现在投资标的和领域的快速变迁中。“他们有可能投一阵子地方经济,再投一阵子人形机器人。一个赛道投了一阵子后,就有可能换掉。”黄俊说,“如果说以前是全行业的投资,现在更像是狙击式的投资。”
对于FA而言,这意味着需要更及时和准确地把握投资机构的需求,以及每一位LP的最新动态。
黄俊介绍,一家大型投资机构品牌往往同时管理着多只基金,每只基金的LP都不相同,LP在除了赚钱之外会对GP提出额外的诉求,也会构成这只基金的特殊投资偏好。“这就代表着不能再以投资机构品牌来简单定义投资偏好,而需要FA高频跟投资机构交流把这些水下的非标诉求挖掘出来。”
“这种变化其实从2023年年初就开始了,一直延续到2024年。”黄俊说。对于势能资本及其他FA而言,在创投黄金时代渐行渐远后,能否快速适应大环境、创业项目和投资机构的结构性变化,继续展现不可取代的“红娘”价值,决定着撮合交易成功率的高低,乃至自身的生死。

“现在没有一个案子是好做的项目。”在采访中,黄俊对于势能资本及整个FA行业2024年面临的挑战并不讳言。
不过,尽管市场状况不算理想,势能资本依然在融资交易数量和规模上与往年基本持平;80%以上的融资成功率,更是远超20%至30%的行业平均水平。
黄俊认为,2024年势能资本之所以业绩出色,除了整个团队更加投入的工作状态,更关键的是交易决策链条的愈发完善。
“我们在做交易时,有一条贯穿了感知-融合-决策-控制-执行的决策链。”他说,“这一决策链源自自动驾驶的专业术语,但与我们从事的投融资交易非常相似。”
作为链条的起点,更强的市场感知能力是确保交易成功率的前提。为此,势能资本组建了一支专门面向硬科技投资人的投资者关系团队,规模为FA单一赛道之最。
此外,势能资本提出了“全员IR”的绩效要求,每位员工都需要与投资人建立和保持联系,从而对市场上活跃的投资机构进行更完整的覆盖、更及时的沟通。
另一方面,势能资本十分注重内部IT系统的建设,团队过去十年间积累的认知得以不断传承,持续释放价值。
黄俊表示,FA本质上卖的是认知、经验和策略,包括对企业、行业、投资人的认知,如何撮合和操盘一场投融资交易,以及怎样落地执行,等等。为了将这些知识以结构化数据的方式沉淀下来,公司自2016年就搭建了一套IT系统,员工可以从中获得系统化的头脑支撑。
“比如,员工可以在IT系统中看到过去的项目数据、与投资人的交流内容、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等。”他说,“通过这套系统,一个人可以快速掌握更多信息,从而交付更好的工作成果。”
不过,势能资本并没有将所有的业绩压力放在一线员工上,而是要求合伙人必须亲自上手负责项目,以其对于硬科技领域融资的理解向团队赋能。
势能资本的初创团队均具有投资经验,黄俊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师经验。“合伙人团队比较资深,可以持续向公司员工输出认知。”黄俊说。
这类认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均有体现,比如对于投资人决策脉络、基金LP构成和投资抓手需求等维度的了解,为促成交易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;又比如,FA无法决定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整体活跃度,但黄俊希望团队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融资的时间点,并筛选出相对活跃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。
为了更好地把控融资交易进度,势能资本还搭建了整个FA行业唯一的品控团队,确保项目在正确轨道上前行。
“我们把融资项目流程进行解耦,拆分为各个环节,并制定更精细的要求。这一过程类似于工业化——在每个环节内增加质检,确保交付成果的良品率。”黄俊说。
相比之下,其余FA在规模较小时,尚可依靠创始人自身的能力和积极参与保证质量;但随着案子增多、团队规模扩大,服务质量就明显下滑,进而导致企业的不满。
除了内部“质检”外,势能资本会定期与企业进行融资复盘,并在完成融资后探讨和分享经验。这既是对项目本身的长期陪跑,也为势能资本推动其他交易注入了更多经验。
在采访中,黄俊多次提到“执行力”。他认为,势能资本建立了一支规模较大的专业团队,相比中小体量的FA优势明显。
“有了这支团队,我们能够实现对于整个交易局面的感知、融合、决策、控制,为做好执行提供保障。”他表示,小型FA往往存在能力空白,比如有的FA能够谈下项目,却匹配不到投资人、没有承销能力,不得不与其他FA抱团作战。相比之下,势能资本的能力图谱更加完备和立体,更容易发现机会、促成交易。
此外,由于人才充裕,势能资本有能力将交易流程充分解耦,不同的人可以聚集在某一方面的工作上去,为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这种职能细分也进一步提高了融资成功率。

凭借五大能力要素——更强的市场感知能力、更顺畅的融合能力、更强的融资策略、更好的品控、更好的执行力,势能资本在过去一年继续稳健前行,并顺利完成了一系列难度很大的融资案子。
2024年势能在机器人赛道成绩单亮眼,在资本市场冷淡的情况下,势能交割了多个机器人项目,涵盖了各个机器人细分赛道的龙头,包括仓储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、核心零部件等等,阶段从A轮到E轮均有涉及,2024年势能在机器人方向的成交金额超过几十亿人民币。

在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势能对项目画像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。今年势能的项目案例中,地方政府和国资是投资主力军。当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,大力招商的政府机构很多,但和项目方互相匹配的成功率却不大,需求错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势能从2022年便率先发力,建立了政府资源网络,摸清各地的决策脉络,机构颗粒度从省市细分到区县,甚至工业园区。合伙人及团队会根据项目特点量体裁衣,定制融资策略,并且周期性复盘及动态优化,在项目方和资方的不同诉求中找寻最合理的解决方案,提高融资效率和成功率。这几年势能机器人的服务项目中,估值在几亿和几百亿的企业都找寻到了最优融资解法。
除了逆市融资外,势能资本还完成了几起同行力有不逮的融资案。
福氏技术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大型工控企业。它起初请了其他FA负责融资,却受困于股权结构调整等难题,迟迟没有进展。势能资本接手后,从根本上梳理公司股权结构的问题及未来调整目标,在此基础上,结合未来公司独立上市的规划重新设计了融资方案。随后以此为基础,再度甄选合适的投资机构,累计筛选多达四五百家,实现融资交易方案落地,并在交易细节安排上为未来公司独立上市做好合规铺垫工作。最终,融资顺利完成实现了各方满意的结果。
“对于这个案子,我们自己趟出了一条路径。”黄俊说。“这里面涉及内外多个团队的配合与协作,比如外部的券商、律所,内部的数据中台、法务等部门,等等。”他认为,这反映了势能资本操盘项目的风格——深度、用心,而非简单地给项目方介绍投资人。
“如今,FA促成交易的难度更高了。一起融资案子,并非靠一个能力强的个人就能完成,而是需要体系化的团队,推进系统性的工程。”黄俊说。
展望2025年,黄俊认为,创投行业整体来看仍然处于低谷期,但这一行业的价值始终未曾改变;无论短期如何波动,长期必然是向好的。这也意味着,市场对于FA的需求不降反升。
“这既是挑战,也是机会。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、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能力,继续培养人才梯队。”他说。
势能资本已经走过十年。回顾公司发展史,黄俊认为,公司早期站稳脚跟,靠的是几位合伙人的个人能力;随后几年间,靠的是模式——也就是感知-融合-决策-控制-执行的决策链。面向未来,他认为要靠广义上的数据,才能让势能资本基业长青。
“数据”有两层内涵。“一是公司自2016年积累的历史数据,公司员工可以通过内部IT系统进行学习和分享;二是产生数据的能力,涉及一套综合的运营机制。”黄俊说。
在2023年的公司年会上,势能资本设定的主题是“以专业应万变”。到了2024年年底,黄俊认为2025年依然会秉持这一态度:市场会变化,但做好FA的关键要素不会变化。他将其总结为“发现价值、放大价值、传递价值。”
“我们希望继续发现更好的赛道和项目,在各个维度上解决非共识问题,找到合适的投资人、推动投资决策。在这几个维度上,势能资本希望做得更好。”黄俊说。
“2025年,势能资本将进入第十个年头。在第一个十年中,势能作为创业者的航海‘大副’,陪伴了很多‘船长’从零到成长甚至是IPO。在下一个十年中,我们将以不变的初心,继续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顾问。”

特刊 | 该文章由势能资本提供,非《财富》(中文版)编辑内容,文责自负。

在财富Plus,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。一起来看看吧。也欢迎你加入我们,谈谈你的想法。今日其他热议话题:

查看《苹果春季“廉价版”iPhone新机即将量产》的精彩观点
查看《两部门: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》的精彩观点

推荐阅读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APP内打开